《白蛇传》:白娘子的前世今生 日期:2020年10月05日
在刚刚结束的“2020年致敬经典·国际修复电影展”(苏州)上终于看到了1958年第一部日本彩色动画长片《白蛇传》,惊叹于这部神话片想象力的瑰丽和优美,也更加理解了宫崎骏当初为什么受此片的感召转而投入动画事业,同时又惋惜这个家喻户晓的民间爱情传说为什么没能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拍摄?如若此,《白蛇传》也许能和《大闹天宫》(1961)、《哪咤闹海》(1979)一起并称中国动画史上的三大经典。 在中国四大爱情传说中,《牛郎织女》中的织女是仙,《孟姜女哭长城》和《梁山伯和祝英台》中的孟姜女和祝英台是人,唯独《白蛇传》中的女主是妖。蛇在东西方传说中的意象都并非善类,反而是恶毒凶险的阴暗化身。
追根溯源,“白蛇传说”来源于唐代洛阳的巨蛇事件,最初人物原型见于唐传奇《白蛇记》,书生李黄被白衣寡妇引诱,结为夫妻,最后命丧黄泉。南宋话本《西湖三塔记》中的女主依然是白衣寡妇,而且带着婆婆和女儿生活,被引诱的良家男子名为奚宣赞,这个故事与《洛阳三怪记》颇为相似,只不过《洛阳》中的白衣美妇是白鸡精,《西湖》中是白蛇妖,而且故事发生地也转移到了杭州。 故事桥段呈现比较完整的是明代冯梦龙所编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白娘子依然是白衣寡妇,男主人公则化为杭州掌管药铺的许宣,白话小说中出现了“游湖借伞”、“盗库银”、“法海收妖”、“将白娘子压在雷峰塔下”等脍炙人口的定型情节。与以往版本最大的不同是,白娘子趋于追求爱情的人性。而许宣却一再出卖白娘子,并无太多情分可言,结尾作者还借法海口吻“奉劝世人休爱色,爱色之人被色迷”,许宣也悔过自新,剃度出家,临终悟道:“色即是空空即色,空空色色要分明”。
可见,古代小说的白蛇版本还是立足于儒家大男子主义立场,把白蛇定位于红颜祸水的害人之妖,女色对于男性是危险的诱惑之物,欲望是要克制和禁止的,否则,就会引来杀身之祸,警世通言,不言而喻。 在民间,《白蛇传》成为各个戏曲剧种的代表剧目,明末陈六龙的《雷峰塔传奇》、清代黄图珌的剧本和方成培的传奇《雷峰塔》、玉山主人的小说《雷峰塔奇传》、苏州弹词《义妖传》等都将白蛇故事不断丰富和深化,衍生出“饮雄黄酒现原形”、“盗仙草”、“水漫金山寺”、“断桥生子”等精彩情节,有的版本还加入了祭塔、成仙、文曲星救母的大团圆结局。白娘子完全从害人的女妖变成了有情有义的纯洁女性,这种才子佳人式的故事演变寄托了人们对美好家庭生活的愿景,同时也反映了封建社会中的婚姻关系,比如弹词《义妖传》中的小青最后就嫁与许仙为妾,并诞下一子,描绘了二女共侍一夫其乐融融的生活场景。
近代,田汉则三次对“白蛇传说”进行改编,1943年编写的京剧《金钵记》呈现了经典的“游湖、结亲、酒变、盗草、上山、水斗、断桥、合钵”等完整情节;在此基础上大胆创新的1952年版《白蛇传》诉诸了反封建主题,发出了追求自由恋爱和个性解放、反抗强权和压迫的时代呼声;1955年版的《白蛇传》则简化为纯粹的爱情神话,强调真爱可以跨越阶级、跨越时空,甚至可以超越人妖之间,进入更普遍更深入的哲理层面。
至今,有关白蛇的影视剧多达30个版本。最早的电影版本是1926年胡蝶主演的默片《义妖白蛇传》和1939年陈燕燕主演的有声片《白蛇传》。最深入人心的当属1992年的音乐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赵雅芝扮演的白娘子之所以广受欢迎在于她塑造了一个完美理想主义的女性形象,不仅美貌如花,善解人意,是位温婉贤淑的贤妻良母;而且法力高强,悬壶济世,俨然是观音菩萨的化身,完成了从妖向仙的转变,既美化了女性,又符合男性的期待视野,可谓老少咸宜,男女通吃。
1993年的电影《青蛇》和2013年的话剧《青蛇》皆改编自李碧华1986年创作的同名小说,新编故事中青蛇和白蛇成为双女主,讲述了她们和许仙、法海之间的爱欲纠缠,白蛇一心想变为人,青蛇则负载了更多的动物性,女性作者站在女性立场上突出了女性意识的主体觉醒,也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男性的懦弱、自私和虚伪,完全颠覆了白蛇传说的传统叙事,展现了人性的各个复杂面,渗透了反叛精神的现代意识。
1958年东映奇幻动画《白蛇传》(资深动画人薮下泰司执导)中的故事大体来源于明代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但是对于白娘子的刻画完全改变了妖的立场,由反转正,白蛇精化为美丽善良、知恩图报的纯情少女,是东方女性的美好化身,最后为了救许仙性命,甘愿失去法力变为人,当龙王问白娘:“你有牺牲的觉悟吗?”白娘毫不犹豫为爱舍身,取得生命之花。 当时,年仅17岁的宫崎骏看完此片感叹道:“我得很惭愧地承认,我爱上了女性英雄主义的动画。我被深深地震撼了,大雪中,我跌跌撞撞地走回家中。”我们由此也可以联想到为什么宫崎骏的动画片都是大女主,《风之谷》《天空之城》《龙猫》《魔女宅急便》《幽灵公主》《千与千寻》《悬崖上的金鱼公主》等等,这些执着的勇敢少女身上多少都带点白娘的影子。
许仙也完全褪去了成人化的世俗气,是一位纯良友善的风雅少年,小青和《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的青青一样,都是青鱼精的化身,梳着丫头髻的俏皮女童充当了白娘和许仙之间的红娘,共同演出了一场西厢记;当白娘失去法力,小青骑着大鲶鱼水漫金山寺,与法海斗法,彰显了小女生的力量。因为此片定位为少年向、家庭向,影片从头至尾都洋溢着纯净的爱情和友情,最后法海也被白娘的情义感动,成全二人婚姻,以皆大欢喜、和谐温馨的大团圆结尾,并且增添了离别的感伤情绪。 更为人称道的是影片呈现出浓郁的中国民族元素,开头以剪纸、皮影的艺术形式交代前史。许仙和白娘一个吹笛,一个拉二胡,音乐传情,含蓄隽永;二人相恋之时,采取了移步换景的中式特色拍摄,江南园林,百花盛开,水中倒影,蝴蝶双飞,美不胜收,竟然令人联想到梁祝的十八里相送。画面有时绚丽,有时素雅,呈现出浓淡相宜的水墨画风格,令人赏心悦目,还时不时穿插歌曲,表情达意,优美动听,充满了诗情画意,清新雅致。
在东方意境之中,又混搭了专对低幼儿童的美国迪士尼风格,比如在善良儒雅的许仙身边设置了两个动物朋友:熊猫panda和狐狸咪咪。熊猫是典型的中国元素,平时憨态可掬,高兴时与小青、咪咪载歌载舞,关键时刻却展露了神奇的中国功夫,收服了一帮流浪街头的黑社会混混:野猪、鸭子、鼹鼠……看到这儿,才惊叹2008年梦工厂出品的《功夫熊猫》原来并不新鲜啊。这些可爱的动物们不仅携力帮助了许仙和白娘,还负责搞笑,动作、歌舞一个都不少,轻松娱乐,活泼有趣,增加了许多喜剧效果。 另外,有些情节的改编上也是将东西方元素杂糅,脑洞清奇,超乎想象,比如龙王早已升仙,白娘飞向外太空求助龙王,浩瀚宇宙,灿烂星座纷纷闪现;许仙发配苏州,影片又借机展现了市井民俗的各种杂技奇观,舞龙、顶碗、喷火、吞刀……充满了人间烟火味。 细节方面也是精心到位的,比如白娘子从妖变为人时,她的眼睛也由蓝色变成了黑色。
总之,60余年前的日本动画片《白蛇传》充满了惊喜,这次由东映Labo Tech实验室修复的数码版本色彩还原绚丽明亮,声音清脆,观影全程都是美的享受。 联想到2019年的中国动画片《白蛇:缘起》,小白是少女感的清纯蛇妖,许仙化为少年许宣,身边也增加了动物朋友:呆萌小狗肚兜。影片讲述了小白和阿宣的前缘,初恋清甜,唯美浪漫,并加入了现代年轻人对爱情新的理解,为了救小白,许宣甘愿从人变为妖,树立了少年人的正面形象,“为爱牺牲”的精神主旨与日本动画片有异曲同工之妙。
纵观一千多年来白蛇传说的演变历史,白娘子从妖转变为人,升格为仙,从污名化到人性化、美名化,我们也可以窥到在时代文化变迁中女性地位的渐次提高,女性意识的逐步觉醒。每代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白娘子,对女性的塑形和诠释在未来还有多种可能性,期待之后的动画大电影《白蛇传之白素贞》。
作者周夏系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