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宅男梦的终极投射 日期:2015年12月23日
2015一年到头,从成功网络剧变身大电影的IP戏法看得多了,年末上映《万万没想到》(下称《万》)已经是其中做得较用心思的一部,或者说,它确实有些心思在里边。不过这些心思早在网剧形态中就有,算不得新创。大银幕没有为这些心思加分,相反,倒是把这些心思的真实体量放大了,长处和短处都格外鲜明。总体上看,首先,作为电影,《万》远不能算成熟。对没有看过网剧的观众来说,《万》人物情节都显得突兀莫名,很难进入剧情。
当然,这样批评的前提是,我们承认百多年来部分电影以视听语言、思想深度、传播广度为资格而可以跻身艺术殿堂,因此我们用来评判电影的标准也应当就高不就低。其次,作为一场以网剧为原料、以粉丝为群众基础、以影院为空间的“众筹”游戏,它的运作却是流利的,像一场快闪:你懂,你爱,你来,你闪,你散,你high到,于是game over(忽然觉得一些电影在结尾时可以用这个短语替代The End)。这样,“众筹”一词在文艺产业场域里也衍生出了新的内涵与外延。最后,作为某种价值观和人生观的表达,《万》非常老到。
这种表达的内容究竟是什么?
宅男梦的投射
笔者感觉,观众看到的是宅男梦的投射。我们在王大锤的人物设定上能够发现宅男的自我认知与理想主体。一是一无所有,这被表达为反倒拥有放纵的自由;二是什么都不会,这一点王大锤直接说了出来;三是有梦有女神,这是成为英雄且抱得美人归的原动力;四是有兄弟或老大,功利地看,再没有什么比交到一个落魄的超级英雄更合算的友情模式了,付出有限,回报丰厚;五是受命于天,主人公不断从低谷跌落更低谷,最终居然有个鬼魂告诉他说,他天生就是救世主。于是宅男的所有缺点都被原谅,仿佛这些缺点是人品大爆发前的必要装备。
与其说这是编剧套路里的所谓主角光环,不如说是宅男的终极辩词:我无能、懒惰、贪心,但我无比重要,所以你们要耐心等待,等待我见鬼的那天。在叙事学角度看,影院里片长的时间本质上等同于人生长度,宅男们欣然接受这种等待也就很好理解,但笔者走出影院后很表怀疑。
宅男人群的电影梦
一个人喜欢上了电影,进而憧憬一个电影梦,这非常正常,甚至值得尊重。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各个人群都开始把自己的电影梦搬上大银幕,《万》就是宅男人群的电影梦。当然,从意识形态的立场看,所有文艺作品都可看做是一种白日梦,绝对无可厚非。不过基于常识,只需用概率来想想就该清楚,单凭热情投射出的电影梦,到头来靠谱的只可能是少数。文艺的标准不是出现在IP萌发的阶段,而是无情地矗立在在接下来的步骤:梦的质料和运作方式。就质料而言,《万》没有超出宅男们赏识的文艺产品,如综艺节目及其红人、电子游戏、KTV,当然还有日本流行文化中宅男一派。
刘镇伟与周星驰的《大话西游》雄踞宅男文艺宝典地位已20多年,在《万》中仍然发酵。然而周已经凭《西游降魔篇》走向看似疯癫、实则悲天悯人的宗教境界(成功与否是另一回事),《万》还在戏说大话,两文本间的时光仿佛停滞,令人感慨。而那段虎妖卖萌的背景音乐取自央视经典栏目《动物世界》,这一处喜感的营造更需要30年的记忆。笔者愿意告诉主创们,坐在一群“小鲜肉”级别的年轻观众间,看出这许多沧海桑田的梗,真有“好羞耻啊”的不舒服感。好在他们笑得并不兴奋,这就让笔者放心了。
《万》似乎并不介意袒露影像、剧情等方面的粗陋和不足,因为它的理想受众是来自网络的拥趸,所以只需对“影院众筹”的狂欢组织负责。与此同时,《万》有意把某些项目运作过程放到电影儿里边,如硬生生推出的那支饮料广告,反而让厌烦电影软广的人不知该如何批评。这一计怪招颇有些文化人儿的狡黠聪慧,但坦白不是我们在文艺成色评判从宽的理由。
宅男的文艺形态
必须说,宅男梦的文艺形态中也有正面、优秀的思考与表达。《万》的网剧版本里,时时可以看到对社会的独到观察、对世情的善意讽刺、对宅男处境的冷静自嘲。笔者以为,恰恰是这些构成了《万》系列和宅男亚文化的存在价值。也正因如此,尽管笔者没有在《万》的大银幕版里获得满足,但仍然会继续关注《万》的网剧版。令笔者遗憾的其实是如下事实:那些相当个体化的观察、讽刺、自嘲,在遇到大银幕——或者说遇到资本——后统统失去了,代之以群体式的功利幻想、犬儒玩世立场和男性自恋心理,这些在当下的社会文化氛围下更符合大众的接受心理,因此更能点燃票房。另一方面,指望宅男的电影梦通向文艺的伟大复兴和启蒙是不可能了。宅男的某些特征是可爱的,但总体上讲,宅男的心理问题无药可救。
行文到此,或许应该观照一下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中国式解构文艺。通俗文艺中的所谓解构,多针对意识形态的“宏大叙事”而来,也就是说,首先要有“宏大叙事”。《万》出现的时代,宏大叙事在国产大众文化里仍有存在(如抗战神剧);但在《万》的剧情里,被调侃消解的对象却是中产阶级。取经团队高管孙悟空和镇妖项目主管慕容公子,他们都被很妙地预设了弱点,这个弱点,最后又恰恰被实力最弱的人掌控。这才是万万没想到的秩序和规则。当然,主创团队也很可能对笔者的这一读解万万没想到。有关意识形态的读解总会不可避免地深入到潜意识层,那里的存在物才令人格外不安。
最后,笔者还想做点比较。同为同人,《大圣归来》用儿童江流儿的视点拾起了英雄梦想,重启崇高叙事,《万》则无比轻狎地笑着滑过这个年末。两支团队同样是中国电影的新生力量,那么,哪个方向会是下一阶段中国类型片的主流?这个问题的答案,还是能想到才好。
影片简介
屌丝小妖王大锤(白客 饰),他生来便与常人不同,两耳尖尖,又有些小法力,总是自诩本地妖王。但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在遇到唐僧师徒四人组后,他的命运发生了逆转;而对于唐僧师徒四人组来说,遇见王大锤也是无比郁闷的第八十二难。双方因此上演了一出相爱相杀,令人捧腹的奇幻冒险。
作者:左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