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探案》:喜剧牵手悬疑推理的哈哈镜

《唐人街探案》:喜剧牵手悬疑推理的哈哈镜 日期:2015年12月29日

  一次活动中,陈思诚精心打扮,在一群随意着装的男导演中如招展的花枝;看到他的新作《唐人街探案》,生出同感,不过花里胡哨的外表裹着理性推理和细致编排,作为新人导演,又进一步。

  这个电影项目有大布局,要做成系列。结尾处,影片两大主角秦风和唐仁(刘浩然、王宝强饰演)来到一家高科技公司,预示着两大“神探”要续写江湖传奇。所以第一部片子要完成两个屌丝逆袭为神探的任务,可视为“屌丝神探出笼记”。虽然名为“唐人街探案”,这部片子并不是成色十足的侦探片,而重在两个小人物在探案过程中的经历和遭遇。类型上,以喜剧为主,悬疑推理为辅,还有动作元素。整体看下来,身兼编剧和导演的陈思诚对“喜剧+悬疑推理”的驾驭能力可圈可点。

  人物设计

  人物设计。这些年国产电影在警匪探案题材/类型上的创作不多,神探搭档形象也不多见。国外影视剧中有些经典的搭档模式,通常遵循个性或专长的差异化组合规律。比如说男女搭档,同事、夫妻皆可。二人探案各有千秋,通常有一个负责提供颜值。美国电影1984年《神探亨特》、2008年《糊涂侦探》便如此。男男搭档更为常见,首推“福尔摩斯+华生”。加入更多喜剧元素时,就像《尖峰时刻》里成龙和他的黑人贫嘴搭档,《粉红豹》里的乌龙探长克鲁索和他的金牌搭档帕顿(还有女秘书)。本片设计“神探”组合时,做了多方面的差异化处理:年龄上老少配,二人是表舅和表外甥关系。“老秦”刚高中毕业生,“小唐”则混迹江湖多年。

  情商智商各有优势,老秦天赋异禀,有最强大脑,但涉世未深,有点结巴;小唐机智灵活,有些身手,情商甚高,口若悬河。颜值落差大,老秦是纯情的小鲜肉,小唐是沧桑的老油条。这种配置落实到剧情中,二人的优势各有发挥且形成互补,比如老秦强在缜密推理,最终推断出凶手和杀人动机,而小唐善于执行,像逃跑、隐蔽、打掩护和夸夸其谈解释案情;差异也形成一定冲突,比如二人争吵散伙,引发探案的双线进展。当然,二人的个性差异在喜感上的表现并不突出。这个探案搭档设计,如果做成系列,还是有期待感。不过本片中,刘浩然的表演有点青涩。而宝强的表演有点用力过猛,小唐操一口唐人街华人的普通话,权且叫“唐普”吧,高八度的声调,全片下来,有点吵闹。

  悬疑推理

  悬疑推理。剧情推进是以案情为逻辑动力的。无端卷入案件——多点调查究竟怎么了——发现凶手——查询杀人动机——与凶手正面对质——案情反转,结束。悬疑设置与消解过程处理得节奏稳妥,但是与以悬疑探案为主的影片不同,本片的悬疑紧张感并不是很强,可是全片2小时,没有明显拖沓之感。原因在于,“神探”二人组不断被追杀,形成了对其命运的问询感和一定的紧张感;多线叙事的每条线索都有戏,而多线汇聚时,比如医院里神探、警察和黑帮的交手戏,做得更有看点;最主要的是影片以喜剧为主,多线叙事中做足了喜感。

  喜剧表现

  喜剧表现。这是影片做得最出色的,喜感主要来自夸张性表演(包括语言)和喜剧桥段的设计。全片人物众多,多数人物的出现和表演都做了精心安排,以期达到喜剧效果。连不起眼的小角色、警局卧底的黄金窃贼托尼,也设计了夸张性表演,对两个神探先威胁后求告,手法不新鲜,可喜剧效果尚可。喜剧桥段的设计,印象最深的是结合经典老情歌《往事只能回味》形成的四段结构。

  老歌出现了四次,发生在不同场景,以不同形式出现。结合夸张性表演,音乐与画面、事态形成不同的对位关系,像音乐的对比复调(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旋律结合,表现不同音乐形象的相互关系,对立或互补等)。第一次是影片开始,唐仁出场,他在唱KTV,效果波澜不惊。第二次是影片1小时左右,神探二人被抓去见唐人街黑白通吃的大老板严先生,严先生在唱KTV。惊慌中唐仁陪着严老板踏着节奏边扭动腰肢边解释,金子不是自己偷的。“画面+音乐”与事态形成既对立又互补的滑稽效果,明明很紧张,但是很可笑。第三次是影片1.5小时左右,托尼绑架了两神探,为让老秦放松情绪、克服结巴,并转移托尼的视线,小唐煞有介事地教老秦唱这首歌。

  这里把歌曲元素融入情节中,形成罔顾左右而言他的滑稽效果。第四次是影片1小时38分左右,医院里警察和黑帮激烈交手,两神探趁机逃跑,此曲悠扬响起。这是影片的一段重头戏。慢动作处理动作场面,与音乐节奏相协调。因为动作紧张激烈,音乐与画面似乎很对抗,但是愚蠢警察与黑帮的这场交手却是两神探金蝉脱壳的巧安排,爽快、滑稽之感与音乐情绪相得益彰。四段情节首尾无关,由一首老歌连成一个完整的大的喜剧桥段。歌曲的重复出现,又像音乐的模仿复调,多个声部轮唱或轮奏,而且递进为第四次出现时的狂欢状态。整体的处理有细致编排,有不错的喜感。

  喜剧是近些年国产片成效特别显著的一个类型,继续拓展,势必要在类型元素上有新的结构性组合,本片就尝试了“喜剧+悬疑”,比前段时间上映的《坏蛋必须死》做得更好些。悬疑、推理类的影片更考验剧作和叙事能力,把喜剧与悬疑结合,其实比喜剧+动作或喜剧+爱情,更有难度。看得出身兼编剧和导演的陈思诚看了不少日本推理小说,有头脑。如果该项目继续下去,目前框架下,喜剧和探案两个方面都需加强。

  探案部分要升级。从片尾预告可见装备加强,能带来观赏性和趣味性;但这远不够,神探的专业性要提升。喜剧部分,除了喜剧表现的常规武器,比如夸张性表演、喜剧桥段设计,讽刺、误会、巧合、滑稽等经典手法,这些方面的出新出奇之外,可以在剧作结构上另辟蹊径,比如在大的故事结构上设定喜剧情境。事实上,喜剧创作如此之多的情形下,前述常规武器、手法的创新很难;在前一部的基础上满足观众新的期待,更难。就像《万万没想到》“其实都想到”的尴尬。上海卫视“笑傲江湖”最新一季冠军节目(“谁啊?咋地了?”)就是一个系列喜剧创新的好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