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坛烛光:北京电影学院电影人口述历史(上)
影坛烛光:北京电影学院电影人口述历史(上)
类别

专著/编著

主题

口述历史

出版社

中国电影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4-01 00:00:00

责任者

张锦

页数

251

书号

9787106054724

价格

68

序言/简介

     “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是由中国电影资料馆暨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和电影频道合作的,以采访和记录老一代中国电影人生平经历并作档案收藏为目的的大型采访工程。该项目于2007年正式启动,2008年全面展开,至2010年为采访工程的第一阶段;2011年起为采访工程的第二阶段。做口述历史,我们是后来者,其便利条件是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充分汲取先驱者的经验和教训;可以利用后发优势,使我们的工作做得比较顺利、有效,且有一点特色。
  我们的项目名称是“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而不是“电影口述史”。作为电影资料馆人,我们做口述历史采访的目标,是要作为档案收集,让受访人做生平讲述,包括其电影从业经历、社会人生经历、个人生活与心灵成长经历三个向度,建立电影专业史、中国社会史、个人心灵史三者合一信息档案。
  “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采集电影人记忆档案,固然是留赠后人,也应尽可能服务于当下。为此,我们和中国电影出版社合作,申请到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将陆续出版“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30卷。我们采取了四种分卷形式,即单人卷、单位卷(多人)、专业卷(多人)、专题卷(多人),目的是在深度与广度、丰富性与多样性之间获得平衡。
  口述历史采访及其录音抄本的编纂,依据不同的目标,自有不同的重点、方法与形式。“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的编纂,在篇幅允许的前提下,希望我们能够做到,录音编纂抄本展现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受访人电影从业史及与电影相关内容。二是政治运动经历及社会环境变迁的情况,由此展现电影人在怎样的环境中工作,以便理解他们为何及如何工作。三是个人生活史,是社会史的资料。四是个人心灵史或个性成长史,看社会环境如何塑造个人及个人如何与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互动。五是在确保对话信息清晰可感的前提下,不仅展现受访人“说什么”,也尽可能保留其“怎么说”,尽量保持口述历史采访的现场感及对话者的个性言语特征。在实际编选过程中,会因为采访方式、资料丰歉、编选方法、篇幅容量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变体形式。
  这套书有须共同遵守的编辑体例。具体如,1.每个访谈都必须有一些常规项目,例如采访人、受访人、摄像师姓名,采访时间、采访地点等。2.保留采访人和受访人对话问答形式。3.编纂抄本必须以原始抄本为依据,如有修订必须用括号标示。4.编者可以做必要删减,但须保持对话语意的完整性。5.尽可能保持受访人说话的言语特点。6.编者应针对访谈录中须加解释说明的地方做出注释。7.每个访谈录后面都必须有《采访人手记》,提供必要的工作说明。8.每册书后,须有分册主编的《编后记》,说明其编选方法及理由。
  除上述必须遵守的基本体例之外,在编选理念、编辑方法、技术技巧等方面,我们鼓励分册主编按照自己的思考和认知进行探索和创新。

目录

  陈文静访谈录

  受访人简介

  从影

  表演艺术研究所

  导演系与78班

  图书馆

  怀念陈波儿

  采访人手记

  程振钧访谈录

  受访人简介

  从上影到中央电影局

  第一次建院与制片管理专修班

  马列主义教研室

  二次建院

  电影产业改革与广东会议

  《电影经济》与季洪

  管理系

  采访人手记

  李宁访谈录

  受访人简介

  中学生剧团的男一号

  表演系57班

  职业表演之路

  青年厂

  银都

  采访人手记

  吕志昌访谈录

  受访人简介

  从中央美院到东影

  留苏

  理念

  美术系

  采访人手记

  任杰访谈录

  受访人简介

  东影

  新闻摄影

  摄影专修班

  摄影系与“五七艺术大学”

  采访人手记

  编后记:口述史还原电影教育多元观 

  母校与母校的电影教育比较研究

  访谈与电影教育观念

  编纂与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