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爱》:爱的茧房与回音室

《“炼”爱》:爱的茧房与回音室 日期:2022年03月22日

  这真是一篇难写的影评。你以为在说电影,其实说的是爱情;你以为在说爱情,其实在说自我偏见。一个人的爱情观里包含了他/她个人所有的成长背景与对世界的偏执己见,下面我开始抒发我的个人偏见了,如有抵牾冲撞,在所难免。

  必须先来两个名词解释:题中的“茧房”即信息茧房(Information Cocoons),此概念由哈佛大学教授凯斯・桑斯坦(Cass R. Sunstein)在其2006年出版的著作《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中提出,他指出在信息传播中,公众只注意自己选择的东西和使自己愉悦的通讯领域,久而久之,会将自身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

  “回音室效应”(Echo Chamber)在中国是胡泳2008年最早提出,指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内,一些意见相近的声音不断重复。网络技术便捷的时代,无形中更容易打造出一个封闭的、高度同质化的“回音室”。

  在我看来,《“炼”爱》片里片外都在生成这样的“茧房”与“回音室”。片中选择了五位大龄单身女性,取样覆盖了不同经济水平的女性:有早早实现“财务自由”的海归精英Maggie,家中有车有房又有粮的土生土长的北京女孩Kitty,前娱乐圈小明星、现任主播单亲妈妈李桃,家在西安加拿大留学归来现在京工作生活的月儿,来自山东农村在北京工作的红梅。镜头跟随她们的生活、倾听她们的讲述,分享她们对爱的憧憬与梦想,也纪录了她们并非坦途的寻爱之旅,能真切地感受到同为女性的导演董雪莹对她们投入的情感。如董雪莹在访谈中所说:“我想传递她们的心声——我是女生,我自由独立,甚至强大,但我内心仍然有柔软的地方,仍然珍藏着那篇童话。”

  有细腻的细节,也有动人的情怀。我个人最被打动的瞬间是Maggie那个似乎无所不能的完美女生讲述她心底那个小故事——一只战场上拼杀的兔子失去了一只耳朵,伤口处长出了尖刺和铠甲,最终它变成了一条龙。“我相信爱情,是因为我相信那只兔子还在”,犹如粗粝坚硬的巨石罅隙里钻出的一朵细弱纤美的紫色小花,在风中轻轻摇曳,格外动人。

  同为女性的我,在片中能找到无数个可以代入的瞬间,观影体验丝般顺滑,就是这丝滑让我产生了警惕,没有抵牾没有冲撞的丝滑体验,往往也意味着它只是在重复你已经认知并认同的东西,也就是说你正身在“信息茧房”,与自己的“回音”对话。

  虽然歌中唱“我爱你,与你无关”,生物学家讲当多巴胺、肾上腺素统统都峰值了,你就恋爱了,跟你爱的对象并无关系。《阿黛尔•雨果的故事》里的阿黛尔,《堕落天使》里李嘉欣扮演的女孩,在男方完全不投入的情况下一个人就完成了轰轰烈烈的恋爱,但《“炼”爱》中这五位女性最终都还想要找到爱情的实体——一个男性。

  既然是对男性的寻觅,《“炼”爱》中最能突破“茧房”与“回音”避免“自说自话”的路径便是对男性的呈现与描绘。据导演介绍,《“炼”爱》最早的计划是拍摄一部在大城市中男女生活的故事,正式拍摄以后她不想做成群像,有男有女那要表现的要太多了,这部纪录片只聚焦女性,下一部《“炼”爱》(男人篇)再聚焦男性。这样操作还挺遗憾的,天然就营造了男性和女性两个性别“茧房”。即使《“炼”爱》中留给男性的银幕时间很有限,但他们出现的每一刻都当仁不让地成为电影中的高光时刻。影院放映的过程中,掌声与笑声起处也总在男性出现的地方,这反应本身也说明了对异性对另一半性别世界的关注这种性别张力对于文艺作品乃至对于这个世界的重要性。

  片中每一段男女关于“爱”的对话与讨论都是值得反复观摩推敲的精彩文本,囿于篇幅,摘取片中一小段男女对话以飨读者:

  男(红梅的相亲对象):因为女性的独立,以前男性给她的,她现在不用男性给,她自己就可以有。

  女(红梅,大龄单身):我需要啊。

  男:那你可以找一个依附于他的。问题是,有一天你依附的人做了你忍受不了的事呢?

  女:你不爱他才会觉得是忍,我爱他就不是忍。

  男:那万一你老公出轨了呢?

  女:他不会出轨的。

  男:……我们讲一个万一。

  女:万一是你,我也会信任你。

  男:万一是我被你抓住了……

  女:没有万一。你为什么会有外遇呢?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只要是我的丈夫我就相信他,我相信如果一个女人对你这么依赖,这么相信你,你是不会去做这样的事情的。任何一个人都不会这样去做的吧。我觉得你太阴暗了,怎么能这样去想呢?

男:不是我太阴暗,我个人觉得是你可能过得太光明了。

  被导演精选并精剪出的男女对话每一篇都如这般充溢着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异、成见与自我立场。套用“茧房”与“回音”的比喻,男与女虽然肩并肩面对面,但各自罩在透明的“茧”里,说出来的话被透明的墙弹回来在“茧”里兀自弹跳。萨特“他人即地狱”的名言无数次自动加注在画面上。然而,即使这样,男人女人仍在为“爱”寻觅为“爱”努力,简直怀一腔义勇,这样想着,我被打动了。

  在我个人狭隘的认知里,“爱”的本质,亦是“爱”对于人类最可贵的意义,正在于不管那另一半的世界对你来说多么陌生、奇怪、迥异,有多少你无法认同无法理解的东西,你依然保有对其探索的兴趣与征服的冲动,而不是退缩不前固守在自己熟稔的领域与地带。然后,你的世界与那个世界对战、交融、谈判、妥协,不破不立,旧世界与另一半的世界部分融合完成自我的更新与成长。也许有一天,婚姻制度会消失,迄今为止婚姻制度在人类历史上也就只存在了几百年而已,但恋爱、繁衍应该不会消失吧,爱是人类对未知求知与探索的本能,而繁衍是人类突破自我局限创造更好的可能的机遇。

  文本之外,影片放映的空间亦是女性“茧房”。虽然导演希冀不止是女性能看到这部电影,但很显然观众集中于女性,从观影反馈也能看出女性感同身受的投入感。我特别用心才找到了一段资深纪录片创作人陈晓卿(性别男)的观后寄语:五位理想主义女性,在今天的世界,说实话自己生活最好,不一定要找劳什子“爱情”。因为理想主义是不妥协的,而哪有一份爱情不是充满了委屈?

  脑海里浮现出陈老师黑亮脸庞上憨厚中带有一丝狡黠的笑容,以陈老师的语言艺术,再次做到话说得轻柔,内里冷硬。至于我的“猪队友”,一周前看完《花束般的恋爱》走出影院一路已经交流过了,我还记得他语重心长地总结陈词:“就是女人把爱情看得太高了,男人就想得很明白。”心生不快,提醒我没在“茧房”而身在真实世界。

  作者:周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