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这个初冬档不太“冷” 满意度超年度平均水平
2016年12月22日 来源:

  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显示,2016年国产影片初冬档满意度为80.5分,略超年内80分的平均水平。这是第一次对非常规意义档期进行观众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在影市增速放缓形势下,观众对国产片信心不减。

  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是由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联合艺恩进行的观众抽样调查,从2015年春节档开始,至今已完成了对11个档期的调查。本次调查时间涵盖10月28日至12月11日,主要调查8部国产影片,辐射调查1部进口影片和1部国产影片,覆盖一、二、三、四线共11个城市。

  半数影片进入满意区间 票房及满意度多呈正相关

  初冬档调查的8部国产影片中有4部影片进入满意区间,新晋导演张末的处女作《28岁未成年》和开心麻花第二部电影《驴得水》满意度得分均超83分,位居档期满意度前两位,它们也均进入今年单片满意度总排名前十位。

  从影片的口碑与市场表现综合来看,初冬档大部分影片的票房及满意度呈正相关。满意度排名靠前的《28岁未成年》《驴得水》《三少爷的剑》和《捉迷藏》在票房表现上亦相对可观。中法合拍的《勇士之门》未能突破合拍片类型和故事老旧单一的“套路”,最终票房和满意度表现均差强人意。

  但值得一提的是,进入满意区间的《盛先生的花儿》遭遇票房垫底,而档期票房冠军《我不是潘金莲》在比较满意区间。此外,根据长篇文学名作改编的《一句顶一万句》虽立意深厚但叙事稍显乏力,影片满意度接近满意区间,但票房成绩不尽理想。

  喜剧电影“收复失地” 满意度居首且新鲜度获赞

  初冬档调查影片涵盖喜剧、动作、剧情、惊悚和奇幻五大类型, 对于自春节档爆款《美人鱼》之后再无精品的国内喜剧片市场而言,初冬档满意度冠亚军《28岁未成年》《驴得水》分别晋升为年内喜剧类电影满意度排名第二、第三名,颇有为喜剧电影“收复失地”的意味。《28岁未成年》通过年轻女性导演的细腻视角拍出了一个让观众笑点与泪点齐飞的女性主义喜剧,《驴得水》则透过幽默投射现实,成为了高口碑的荒诞喜剧。另外,档期内的三部剧情片满意度排名相对靠后,仅《盛先生的花儿》超80分,影片以社会生活为创作出发点,温馨治愈的故事及立体丰满的人物表演收获诸多好评。

  影片新鲜度上,按照美国烂番茄网把得分75分以上的影片评为“新鲜”来看,初冬档得分79.9分,进入新鲜区间。《28岁未成年》《驴得水》两部影片在新鲜度得分上分别位居第一、第二位,《28岁未成年》讲述了一个看似荒诞却代入感极强的青春故事,《驴得水》则通过讲笑话来体现严肃人性,二者新颖的故事创作均受到了观众的肯定。

  另外,本次还对受众关注度较高的华人导演李安作品《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进行了满意度调查。影片通过视觉蒙太奇将现实与战场巧妙连接,反应残酷战事同时引导观众思考人性,同时使用了世界领先的3D、4K、120帧摄制技术提升了观众的观影体验,为档期内观众感受最受启发影片。电影满意度得分为83.3分,高于档期内调查的重点国产影片,同时从类型上看也超出年内另一部国产战争片《我的战争》5.3分。

  在国庆档之后贺岁档之前、以11月为主的初冬档为国内电影市场的相对“空白”档期,历年来为国内电影市场的票房洼地,但随着影片供应的快速增长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部分业者开始避“热”就“冷”,越来越多的优质影片选择在初冬档面市。2016年初冬档就有李安、冯小刚相继上映新作,首次发力便成就爆款的开心麻花上交第二部电影作品,还有口碑不俗的好莱坞大片和日本动画电影助阵,档期热度大幅提升。

  2016年初冬档以42.9亿元票房、1.4亿人次的成绩收官,档期满意度高出年内平均水平。在市场增速放缓、业者心态收紧背景下,这个初冬档并不太“冷”,表明电影市场档期的时间优势逐步减弱,票房增量及满意度提升更多依赖于在业者不断进行创作实践基础上的影片质量的优化升级。

  质量是中国电影的生命线,而批评是产业发展的一道“平衡剂”。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联合艺恩进行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旨在通过建立科学的电影评价体系,用全面、真实、新鲜的数据说话,以营造客观公正的电影批评氛围,引导产业和谐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