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8日-20日,由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主办的第二届中国电影史年会在北京举行。本次年会的主题是“中国十七年电影”(1949-1966)。以下新闻报道转载自《中国文艺网》。
专家研讨“十七年”电影
时间:2013年10月25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李 博
10月18日至19日,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在京举办了名为“中国‘十七年’电影学术论坛”的大型研讨会,陈山、陈墨、金丹元、王海洲等数十位国内电影史学专家围绕1949年至1966年17年间中国电影的得与失、理论与创作、美学与叙事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讨论,旨在厘清中国电影的发展规律,并以历史的眼光观照当下的中国电影创作。
“十七年”特指中国1949年至1966年的历史。在这个时期,中国电影确立了“人民电影”的服务对象、叙事构架、历史视角和美学范式等,诞生了大量优秀作品,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也为后人开拓了深厚的理论空间。据统计,“十七年”期间,中国内地总计发行长短影片1213部,其中故事片近600部,这些在特殊历史时期创作的电影作品,构成了中国乃至世界电影史上的一道独有风景,也成为多年来中国电影史学的研究热点。(编辑: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