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影局主办第五届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杭州举行:讲好中国故事,打造电影精品
2019年11月17日 来源:电影文化研究部

  11月17日,由国家电影局主办,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电影局承办的第五届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在杭州举行。

  来自国家电影局、部分省市区电影主管部门的代表,以及70余位近年来在电影创作中卓有成就的出品人、制片人、编剧、导演、演员和专家学者一起,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就中国电影的各个环节进行深入有效的交流与沟通,总结问题、交换意见、畅想未来、凝聚共识,共同推动中国电影持续健康发展。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电影在产业基础、市场规模、人才架构、市场环境等方面均展现出良好态势,电影创作活跃,题材类型丰富,优秀影片不断涌现。与此同时,放映阵地建设巩固拓展,公共服务稳步推进,对外交流日趋活跃,行业生态持续优化,呈现出积极健康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1月17日,全年票房已经突破580亿元,其中国产影片份额超过60%,年度总票房有望实现较高的同比增长。在今年到目前票房前十的影片中,国产影片占8部,在票房过10亿的15部影片中,国产影片占10部。

  本届论坛以“讲好中国故事、打造电影精品”为主题,中影股份总经理、华夏电影董事长傅若清,峨眉电影制片集团董事长韩梅,潇湘电影集团总经理谷良,北京文化电影娱乐事业部总经理张苗,郭帆文化传媒制片人龚格尔等出品制片人代表;陈思诚、路阳、邓超、田羽生、霍猛、闫非、白雪等导演代表;周迅、陈坤、佟丽娅、杜江等演员代表;俞白眉、董润年、董哲、陈舒、吴楠等编剧代表在论坛上发言。

  论坛由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尹鸿和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文化研究室副主任左衡主持。

  齐心协力,讲好中国故事

  守正创新,打造电影精品

  如何选好题材、讲好故事、打造精品,不仅是本次论坛的主题,也是出品制片人代表提到最多的问题。

  他们认为目前的中国电影应该在继续关注内容创作的基础上,努力讲好中国故事,同时用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指导创作生产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弘扬中国传统价值和当代价值,彰显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体现电影人的责任担当。

  傅若清在发言中提到的“内容为王、文化为魂”,张苗分享的扎根中国文化、把握时代脉搏、拥抱年轻人“心跳”、反映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四点“秘诀”,都赢得了在场嘉宾的掌声。

  导演代表则展现了中国电影新力量对电影工业、电影美学、电影技术手段的新理解。陈思诚分享了“唐人街探案”系列的创作心得和《唐人街探案3》通过78天日本拍摄得出的经验教训,他表示:“我们会继续打造像《唐探》系列这样具有系列性、持续性,具备工业属性、产业属性、外延属性的电影”。

  路阳的发言聚焦于中国科幻电影和特效公司的技术现状和发展前景,“从底层技术来说,中国和美国没有那么大差距,我们可以做得非常好,我希望还是尽量跟中国团队合作”。

  邓超分享了自己对于拍摄新主流电影的理解,“‘国与人’、’大情感与小情感’这两组关系需要重点关注”,“讲述中国的电影需要展示时代精神,也要努力贴近观众、感动观众,需要见到人,这里说的‘人’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有喜怒哀乐的真实中国人。而一部讲中国故事的电影,如果能在大情感框架内展示细腻的小情感,就会带给观众从宏大叙事到微观感受的全方位情感体验,也将迸发震撼人心的力量。”邓超如是说。

  周迅、陈坤、佟丽娅、杜江等演员代表在发言中也纷纷表示,要用心塑造好角色、积极传递正能量,承担社会责任,做不愧于祖国、不愧于时代、不愧于观众的演员。

  周迅说,要讲好中国故事、打造电影精品,演员的责任是非常重大的。需要学习各方面的知识,丰富自己的视野,提高演员自身的修养。

  陈坤介绍,2017年他参与创办了山下学堂,这是一次表演教学的实验,希望给予所有热爱表演事业的演员更多机会。

  佟丽娅在发言中提到:“《我和我的祖国》口碑与票房的双丰收,让我们年轻一代的电影人看到了创作中的方向。小成本电影突破了商业片和文艺片的界限,给予了演员更多的表演空间,而小人物的筋骨和国家情怀的温度也让爱国主义主题成为了观众共同的价值追求,引领了主旋律电影作品的新风尚。”

  杜江表示:“我们要为美好的现实生活、为越来越优秀的观众而创作,踏踏实实地体验生活、潜心表演,真真正正提升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做一个不愧于祖国、不愧于时代、不愧于观众的演员。除了拍好戏,我们还要用自身的社会影响力、用自己的行动去帮助更多人。”

  编剧代表则认为,电影创作类型应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拓展创作思路,把市井、民俗等生活细节和发展中的中国等时代主题结合起来,努力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

  编剧俞白眉就如何创造新人物表发了自己的看法:银幕人物要与时俱进,塑造新人物时,第一个“新”要立足当下,创造真实的人物,人物言行举止要展示当下;第二个“新”在于树典型,通过典型人物展示中华民族精神;第三个“新”在于要有共鸣,文艺创作最根本的是要扎根人民,使得观众从人物中获得共鸣。

  编剧董润年谈到:讲好中国故事,挖掘题材是最重要的环节,平凡生活中的普通人用微不足道的力量征服了生活,这份生命力才是真正的英雄,平凡生活中的英雄主义才是文艺作品最重要的内核,真正的英雄是广大人民,用对生命的敬畏翻越了黑暗,现实中无数普通人战胜自我追寻真理,这才是电影中真正需要表达的。

  编剧董哲谈到,创作剧本初衷并不能立足于一味求新,电影相对于B站等短视频平台的优势在于创作者自身的专业性的表达,而不是从技术层面来讨巧,每一个电影创作者的表达都是独一无二的。

  编剧吴楠说,创作中最复杂的阶段是导演如何与编剧对剧本的合作,编剧需要有服务意识,编剧和导演像是两口子过日子;其次对于编剧来说,不是一个剧本就能拍一部好电影,有时项目的选择比剧本更重要。

  编剧任鹏从心理学角度探讨了如何刻画人物的问题:对心理电影的人物刻画,其实是对电影真实性的探讨,对电影的质疑一般都是从真实性的角度思考的,真实性实际是经验主义,电影通过故事让我们相信真实,这便是编剧的工作,我们要创作符合电影的真实性的人物,电影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

  编剧于勇敢说,对于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如何获得真实感的问题,我们要做到首先尊重事实,其次遵循类型片的创作方式,并把握好节奏,这样才能获得艺术上的真实。

  此外,各与会嘉宾还结合自身创作经验,围绕“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打造电影精品”分享个各自经验。

  可可豆动画创始人刘文章就从创作态度、创作方法、创作实现三个方面分享了《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经验,他表示:“创作者更应该将自己的人生经验融合在一起进行创作。当我们有了足够的创作条件、资源之后,我们也用自己的体验尽可能把这种情感灌在作品当中,通过作品给观众以力量。”

  博纳影业副总裁、制作总监曲吉小江也立足于博纳影业新主流电影的创作经验,提出了“行业电影”的概念,“近年来,这些大的系统、单位、行业,给了博纳影业非常大的支持。我感觉到其实各级主管部门、各个行业开始勇敢地把自己的行业里遇到的问题展示给全国的电影观众,因为只有我们遇到了一些困难,遇到一些挫折,我们才会从平凡中诞生出一些英雄”,曲吉小江表示。

  满意度调查呈现四大特点 “浙江潮”单元宣介大省优势

  论坛期间,中国电影资料馆馆长孙向辉现场简要介绍了2019年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的情况。截至2019年11月17日,2019年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一共调查影片44部,其中观众满意27部,比较满意17部,评分85分以上即观众高满意度的影片,在2019年出现了较大的增长。

孙向辉介绍2019年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情况

  满意度调查的反馈也呈现出工业化提速显著,吸引力和感染力进一步增强;动画片实现产业突破,推动中华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内容与形式疆域拓展,观念与风格的深化;现实主义精神新气象,电影艺术语言新表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等中国电影创作的四大突出特点。

中国电影资料馆和浙江省电影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此外,论坛现场还举行了浙江省省委宣传部、浙江省电影局分别和中国电影资料馆、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浙江传媒学院合作协议的签约仪式,浙江国际青年电影周“三十而立”编剧创投单元和“之江电影新导演计划”创投单元获奖名单颁布仪式,浙江横店影视文化产业集聚区投资基金签约仪式、长三角发行放映联盟成立仪式以及华策奖学金颁发仪式。

长三角发行放映联盟成立仪式

华策奖学金颁发仪式

  “浙江潮”单元宣介了浙江作为电影大省的优势。关注当下,浙江电影产业流光溢彩:产量高、市场大、集聚强、服务优。浙江具有“三个地”的特色优势、“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政策优势、实证中华大地5000年文明的历史文化优势、民间资本活跃的经济优势。这些都为电影创作和全产业链运作提供了丰富题材和优越条件。

  2017年浙江省出台《加快促进影视产业繁荣发展的若干意见》,从省级层面出发,要求到2020年力争把浙江打造成全国影视产业副中心。良好的生态条件为浙江电影产业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电影工作,全力打造全国影视产业副中心。

  目前,浙江省全省影视制作机构近3000家,国家级影视基地两个,其中横店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影视实景拍摄基地,浙江的影视文化上市公司有26家,居全国首位。2018年,备案影片中制作完成片有116部,票房收入48.94亿元,预计今年将超过5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