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4月08日

 

英格玛·伯格曼——瑞典国宝、电影世界的魔术师,20世纪世界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导演之一,现代电影的先驱。他热情、执着,也愤世嫉俗、率性而多变。他执掌着上帝的“魔灯”,将电影奇幻般照入深不可测的内心世界,他六十年从影生命执着追问人类最重要却最难以回答的问题:人与上帝、死亡、道德人伦以及人的存在。

 

为纪念这样一位电影艺术大师,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瑞典对外交流委员会、瑞典驻华大使馆首次合作,携同中国电影资料馆、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在第16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活动期间,于2009419423分别在中国电影资料馆艺术影院、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北国剧场举办“追问难题的人——2009瑞典大师英格玛·伯格曼电影回顾展”及相关的系列纪念活动。这次影展将通过不同的视角、多元化的主题呈现出作为大师的伯格曼以及鲜为人知的平凡的伯格曼。

 

此次伯格曼电影回顾展共放映他导演的十部优秀故事片,分别是:《夏夜的微笑》(Smiles of a Summer Night 1955 108分钟 荣获1955年戛纳电影节特别奖《第七封印》(The Seventh Seal 1957 96分钟 荣获1957年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野草莓》(Wild Strawberries 1957 90分钟荣获1958年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奖《面孔》(The Magician 1958 100分钟荣获1959年威尼斯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处女泉》(The Virgin Spring 1960 89分钟荣获1960年戛纳电影节国际影评家联盟特别奖;第33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穿过黑暗的玻璃》(Through a Glass Darkly 1961 91分钟荣获1962年柏林电影节天主教电影奖;纽约影评家协会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女主角奖;第34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沉默》(The Silence 1963 95分钟)、《假面》(Persona 1966 85分钟)、《细语与呼喊》(Cries and Whispers 1973 91分钟荣获1973年纽约影评家协会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女主角、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秋天奏鸣曲》(Autumn Sonata 1978 93分钟)和一部瑞典导演:Marie Nyrer?d 2004年拍摄的数字电影版纪录片《伯格曼岛屿》(完全伯格曼Bergman Island 85分钟)均将与大学生们见面。而伯格曼导演的这十部故事片是2008年经过修复的原版拷贝,配有中英文字幕,为中国观众呈现出更为清晰而珍贵的大师经典作品。

 

420(星期一)9点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北国剧场放映《伯格曼岛屿》及交流会;1330分在三楼何思敬讲堂举行“伯格曼电影研讨会”,届时国内外许多著名的电影专家、学者、伯格曼影迷及各大新闻媒体都将参加,共同追忆伯格曼的影像世界。

 

4月22日(星期三)13:30在北京电影学院举办“探讨伯格曼的电影世界”为主题的讲座,及瑞典电影专家介绍本国电影的现状。

 

为了更好地举办这次纪念活动,主办方特意从瑞典引进高达三米的树形电子装置,五个投影屏幕呈树枝型分散,观众可围绕五块屏幕来观看独属于伯格曼的多面世界。展出的影像资料包括了伯格曼的故事片、采访片段、幕后花絮,也节选了他的纪录片、书籍以及文章等等。此外影像也将展现电影演员、电影工作者、著名影片人,以及他狂热的追随者和真诚的效仿者们对他的了解和评价。影像风格多样,既有严肃的思考和评价,亦有幽默诙谐的调侃。该装置将于41926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四季厅展出,大学生们有机会走进伯格曼的电影世界,走近英格玛·伯格曼。

 

      购票电话:58800115,82296266,86016860